视频报道

  • 椎管内囊肿病例:藏在脊柱中的恶魔

    CCTV-4《中华医药》

  • 突出的肿瘤-脑膜瘤

    CCTV10《走进科学》

相关文章

儿童颅内错构瘤与癫痫的外科治疗

2012-07-26 09:35 作者:北京三博脑科医院

  文/李云林周建 田宏 鲍民 王慧 徐欣 栾国明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错构瘤与癫痫的关系以及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3例儿童颅内错构瘤与癫痫病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5~5.5岁。初发病年龄自出生后1月余~5月。首发症状均为癫痫,其中2例为痴笑性发作伴其他症状(错构瘤分别位于下丘脑区域),1例为愣神、点头的全身性发作(错构瘤位于左侧颞叶内侧)。3例均无性征发育异常。治疗方法:翼点入路1例、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1例、经额-颞开颅1例。术中均进行脑皮质和错构瘤部位的脑电图监测,3例均有脑皮质致痫样放电,2例在错构瘤部位有明确棘波发放。

结果 颞叶内侧错构瘤全切1例,下丘脑错构瘤大部切除2例,术后均无并发症。经过10至15月的随访,2例癫痫发作明显减少(Engel-IIa级),1例癫痫发作程度减轻,但仍有发作(Engel-III级)。

结论 儿童错构瘤所致的癫痫,均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外科手术可减轻、甚至能完全控制癫痫发作。

关键词:儿童、颅内错构瘤、癫痫、外科治疗

颅内错构瘤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罕见、好发于下丘脑及其邻近部位的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它常见于婴幼儿、学龄前儿童,临床症状与肿瘤的性质、位置、大小有关。绝大多数病例首发症状为性早熟和癫痫发作【1】;部分病例表现为神经、行为异常和智力障碍;少数病例合并其它发育异常,如多指、面部畸形、心脏缺陷等;极个别病例可无任何症状。由于该病例发病率低,临床非常少见,检索2006年12月以前的国内外文献,病例数在10例以上的仅有十余篇。

临床资料

1、病例-1,宋××,男性,5岁,病史近5年。患儿出生后5月即开始发病,每次均为无诱因的短暂性、暴发性痴笑。发笑3-5声后突然停止,然后出现肢体抽动。每次抽动不超过1分钟,每天发作4-6次。病后2年出现脾气暴躁、多动、乱咬衣服等精神行为异常,反应能力低于同龄儿童。曾服用德巴金(VPA)、得理多(CBZ)等4种抗癫痫药物(AEDs),均无明显效果。查体:神清、多动、不语,查体不合作。计算力、记忆力偏低。外生殖器等性征发育未见异常。MRI见图1-2。头皮视频脑电图(V-EEG)发现,在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双侧额叶均出现高波幅的1-1.5Hz棘慢波,以左侧额叶明显(图2-3)。后诊断为“下丘脑错构瘤-痴笑性癫痫”。手术行右侧翼点入路,解剖外侧裂后,经视神经-颈内动脉-动眼神经间隙到下丘脑区域,肿瘤位于Ⅲ脑室底。浅麻醉状态下行皮质电极和肿瘤内深部电极脑电图监测,额、颞叶皮质散发棘波,肿瘤内有局限性异常放电。经上述间隙大部切除肿瘤(图-)。手术后服用曲莱600mg/d,随访15个月,未发现痴笑发作,但偶有肢体抽动。多动、乱咬衣服等异常行为消失,计算力有所好转。出院后1年余体重增加8Kg左右,性征发育未见异常。

2、病例-2,张×,男,5岁6月,病史5年余。患儿出生后3月即出现双眼发直、向上凝视,口唇青紫,严重时颈项向后强直,四肢伸直。发作多在晨起睡醒后,几乎每天均有,每次发作持续10余秒。1年半后发作形式改变为突然双眼凝视、头向前倾、双上肢向前伸直。每次持续几秒种不等。有时在发作前,父母可听到患儿腹部有肠鸣音,随后呕吐。曾服用妥泰、VPA等AEDs,无明显效果。查体:神清、躁动,言语不流利,智力发育差,查体极不合作。外生殖器未见异常。CT及MRI见图(4-5)。V-EEG可见全部导联异常放电:发作间期为1.5-2.0Hz的慢棘慢波,发作期为阵发性快节律。住院后诊断为“症状性 Lennox-Gastaut 综合征(LGS),左颞叶内侧病变”。手术行左额颞开颅,浅麻醉状态下监测额颞叶皮质及病变深部电活动情况,发现均有明显棘波发放,无先后次序。切除左侧颞叶内侧病变及颞叶内侧结构后,探察下丘脑区域未见异常。术后每天服用 VPA 500mg和氯硝西泮 2mg,随访10个月,仍有每周2-3次的“点头样”发作。智力改善不明显。

3、病例-3,庄××,女性,5岁4月,病史5年余。患儿出生后40天即出现似笑非笑症状。表现为突然瞪大双眼、面色发红、喉咙发出“咯咯”声,持续几秒钟自行缓解,每天发作数十次。1岁后发作次数减少到每天5-6次,但“咯咯”样痴笑症状变得明显。发笑期间无意识障碍,笑后不语。住院前8月出现笑后肢体强直阵挛、尖叫,发作后乱语,有时反复说某个词或一句话。同时,精神行为出现异常,如无诱因哭闹、发脾气等。服用CBZ后全身性发作消失,但痴笑发作同前。查体:神清,查体合作。语言表达逻辑差,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差。外生殖器发育未见异常。MRI见图( ),V-EEG可见全头异常放电,以右颞顶枕棘慢波明显。后诊断为“下丘脑错构瘤-痴笑性癫痫”。手术行右额开颅、胼胝体-穹隆间入路,解剖第III脑室后到下丘脑可见肿瘤。浅麻醉状态下行皮质电极和肿瘤内深部电极脑电图监测,脑皮质和肿瘤内均有异常放电,后者发放频率大于前者。显微镜下大部切除肿瘤。手术后服用曲莱600mg/d,未见痴笑性发作。在13个月的随访期间,偶有一过性的喉咙发声,无肢体抽动。脾气等精神行为无变化,计算力略有好转。到目前为止,性征发育未见异常。

讨论

错构瘤可发生于身体的多个部位,如肝脏、肺脏等,是正常组织中的“异位肿块”,不具有肿瘤的侵袭性、进行性生长等特性。颅内错构瘤多见于下丘脑及其周围区域,少见于脑的其它部位【2】。本组中病例-2可见肿瘤位于左侧颞叶内侧。Diaz等【3】认为,它多形成于妊娠第35-40天,组成肿瘤的神经细胞类似于灰结节中的神经组织,并伴有正常胶质细胞。在1990年的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错构瘤属于囊肿和类肿瘤病变。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过程看【4】,颅内错构瘤是一种神经管闭合不全的脑皮质发育异常(Malformation of cortical development MCD),其形成于神经组织的移行和分布过程中。

80-90%的颅内错构瘤发病于婴幼儿期和学龄前儿童,极少数在成年人发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与肿瘤位置、大小和瘤内成分有关。Arita【5】等认为,肿瘤附着在乳头体和/或垂体柄后方,上缘未影响III脑室底者,为下丘脑旁型;而肿瘤自垂体柄水平向上下生长,影响III脑室底部的位置或肿瘤伸向脚间池内者,为下丘脑内型。前者主要表现为性早熟,后者则以痴笑性癫痫为主,亦可伴有性早熟。罗世祺等【6】总结76例病例,性早熟者占40.8%(31/76);癫痫发作者占32.9%(25/76)。

1、癫痫发作是颅内错构瘤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发作形式主要为痴笑性癫痫。该类癫痫的特点是短暂、反复、暴发性的“傻笑”、“咯咯样笑”,笑后出现语言障碍和其它类型癫痫发作,如失神、肢体强直、肌阵挛等。一般的,该类癫痫发作时间短(一般小于30秒)、次数频繁(每日在数十次)。发作前无诱因,发作中无意识丧失。Gascon【7】认为痴笑性癫痫符合下述特征。A、反复发作性及刻板性;B、无外界诱因; C、可伴发其它类型的癫痫;D、发作期或发作间期有脑电图的异常;E、无其它原因的病理性发笑。发病初期,由于家属对本病不了解或不认识,认为患儿生性乐观,甚至认为是“快乐婴儿”。分析本组病例,由于病变位置不同,病例-1、3主要表现为频繁的痴笑性癫痫发作;而病例-2则以LGS症状为主。

认真、仔细地观察婴幼儿时期的发笑,是早期发现该病的关键。正常患儿的笑,多与周围环境、陪护人的心情等有关。患儿笑后有微笑,笑中、笑后无言语障碍。而痴笑性发作与周围环境等无关。

2、痴笑性癫痫发作的确切机制尚不明了。目前多认为与肿瘤可分泌异常生物活性肽、肿瘤内在的致痫性、肿瘤占位效应有关。Munari【8】、Tassi、Cascino GD【9】等为证实错构瘤自身的致痫性,曾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电极插入肿瘤内,检测到痴笑发作时的异常放电严格局限于肿瘤内。而其它类型的发作则与异常放电的扩散部位有关。棘波发放次序为先深部电极再皮质电极。在本组病例中,手术暴露肿瘤后,将深部电极直接插入肿瘤内、条状电极置放于脑皮质表面,以检测癫痫波发放情况。所有病例均有发作间期的异常放电,病例-3的肿瘤内棘波发放明显频繁于周围皮质,但先后次序不好鉴别。由于术中麻醉药物的影响,只能监测到间歇期放电,没能确定癫痫起源。

3、颅内错构瘤可合并其他发育畸形。总的来说,约10%的颅内错构瘤患者可合并胼胝体缺如、蛛网膜囊肿和其它类型的MCD(如灰质异位、皮层发育不全)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另外,还可见心脏缺陷、多指(趾)和面部畸形、Pallister-Hall综合征(垂体功能低下、肛门闭锁、多指)等【6】。本组病例-3可见双侧颞极蛛网膜囊肿。

4、癫痫伴发的其它症状。频繁癫痫发作,长期、大量服用AEDs,错构瘤伴发其它脑发育异常等,是引起患者精神、情绪、行为异常的主要原因。这些症状包括脾气暴躁、多动、严重者可伤人毁物,部分患儿随病情恶化可出现进行性智力减退。本组3例患者均有上述表现,尤以病例1、2明显。

5、引起痴笑性癫痫的除了下丘脑错构瘤以外,累及III脑室底部的其它疾病,如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甚至动脉瘤等均可引起。但后者引起痴笑性癫痫的比例和可能性要远远小于前者。

6、颅内错构瘤和癫痫的治疗。正如脑其它发育异常导致的癫痫发作一样【10】,颅内错构瘤导致的癫痫发作,多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复习文献【6、11】,外科手术或γ刀放射治疗可有效缓解、甚至控制癫痫的临床发作。

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控制癫痫发作的有效方法之一。病史越短、肿瘤自身的致痫性越强,术后效果越好。对类似病例2或下丘脑旁型者,额颞或翼点入路多能全部切除肿瘤;对下丘脑内型者,可经大脑纵裂、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病变。但是,由于病变为正常组织的“异位肿块”,从颜色和质地上,很难区分与下丘脑、Ⅲ脑室等重要结构的界限。因此,手术中只能凭术者感觉和娴熟的解剖来切除肿瘤,很难做到真正的全部切除。一般的,这些病变比正常脑组织质地稍韧,少部分可有囊化(如病例1)。术后病理多为神经元等结构,只不过构成成分有一定区别。

γ刀放射治疗可破坏错构瘤内部结构。Regis【11】等认为,周边放射剂量在17Gy以上者,可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另外,Murphy【12】等报道,迷走神经刺激术也可治疗颅内错构瘤引起的癫痫发作。由于这些方法的病例数较少,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手术后继续服用AED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环节。在癫痫和癫痫发作的分类中,痴笑性癫痫属于症状性部分性发作。因此,选择合适的AEDs很有必要。理论上讲,得理多、曲莱等药物可有效控制该类癫痫发作。再加上手术对致痫灶、致痫通路的部分毁坏,该类患者会有一个较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疾病科普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请您绿色出行

咨询预约电话:010-62856916 / 010-62856918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一棵松50号

邮编:100093

京ICP备1202554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500号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京)医广【2023】 第12-21-3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