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报道

  • 椎管内囊肿病例:藏在脊柱中的恶魔

    CCTV-4《中华医药》

  • 突出的肿瘤-脑膜瘤

    CCTV10《走进科学》

相关文章

术中功能区识别定位

2014-02-20 15:54 作者:依依

术中功能区识别定位

FMRI、DTI、MEG、PET等功能性影像学检查能够对活体皮层功能区和皮层下传导束作无创功能定位,但目前其定位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欠佳,难以胜任单纯依靠其指导的涉及功能区的癫痫手术。

1937年,foerster首先在神经外科应用直接电刺激识别脑功能区,后来penflidld将其应用于癫痫手术中,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的brodmann脑皮质定位模型。随着监测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型麻醉药物的出现和麻醉技术尤其是全麻醉唤醒技术的进步,术中脑功能区的定位越来越安全、准确,有效地保障了手术的安全性,提高了手术效果。

术中皮层功能检测器包括刺激器、放大器、信号叠加、显示器和储存设备等。检测仪器必须具备稳定性、可靠性和电安全特性。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定位中央沟

体感诱发电位SSEP是刺激周围神经,在躯体感觉通路不同部位产生的电位,可以用于定位中央沟。皮表体感诱发电位只能确定中央沟的位置,而不能明确定位功能区皮层的具体位置,且受到手术部位的限制,寻在监测过程历时较长等局限性,需要结合手术中电刺激对脑功能区进行精确的定位。

术中直接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

直接皮层电刺激一直被认为是判断脑功能区的“金标准”,在唤醒麻醉下[4-6],可检测到患者的脑功能区如运动、语言,并判定与肿瘤位置的关系。应用唤醒麻醉或局麻下的直接皮质电刺激技术定位功能区,从而提高功能区肿瘤手术的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在国内外均已有一些成功的病例报道[4-7]。术中直接电刺激判断大脑功能区,对全凭静脉麻醉技术要求很高,患者保持的状态对手术是否成功非常重要。如果患者BIS值<85,术中患者处于意识朦胧状态,可能会发生呛咳、误吸、躯干与肢体无意识乱动等情况,若出现这种情况非常危险。为了避免这种危险,采用在全麻状态下直接皮层电刺激定位大脑功能区,避免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可能发生的危险,使手术更加安全。

因此,术中联合应用体感诱发电位波形倒置与直接皮层电刺激能有效地定位感觉运动区,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可帮助术者决策病灶切除范围,选择手术入路,减少术中功能区损伤,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疾病科普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请您绿色出行

咨询预约电话:010-62856916 / 010-62856918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一棵松50号

邮编:100093

京ICP备1202554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500号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京)医广【2023】 第12-21-3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