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口术治疗术后交通性脑积水
2012-07-06 14:01 作者:三博管理员
神经外科七病区 / 宋明 王计强 杨庆哲 吴斌
颅脑手术后继发的脑积水,既往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但术后需终生体内留置分流系统,且分流系统需保持通畅。否则,分流系统堵塞、断裂及继发感染,多需再次手术。我科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口术成功治疗1例胼胝体全段切开术后脑积水,现报道如下。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6岁,主因“胼胝体切开术后4个月,行走不稳2个月”于2011,3,21收入院。4个月前,患者因“难治性癫痫,强直发作,双侧多发脑内病变”在我院行“右额开颅胼胝体全段切开术”,术后曾有发热,经抗炎治疗好转。术后2个月无癫痫发作,四肢活动较术前灵活。术前不能言语,术后可说单字。术后4个月出现行走不稳,曾呕吐2次,又出现全身强直发作,平均发作10次/天,服妥泰、德巴金和开普兰治疗,复查MR提示脑积水,遂来我科诊治。入院查体:神清,智力发育差,查体不合作,右额可见弧形切口瘢痕,右下肢肌力4级,其余肢体肌力正常,病理征(—)。入院诊断:交通性脑积水,胼胝体全段切开术后。入院后行MR检查,提示胼胝体全段切开术后改变,脑积水,脑内多发异常信号。MR脑脊液电影提示导水管开放,第四脑室出口脑脊液流动信号减弱。遂在全麻下行左额开颅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口术,术中见脑室壁有一些棕褐色斑片,为含铁血黄素沉着;第三脑室底较厚,半透明状。打开第三脑室底和Liliquest膜,可见鞍背,有脑脊液自桥前池流出,反复冲洗,可清除一些含铁血黄素斑片。术后患者病情好转,癫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行走不稳好转。复查MR脑脊液电影提示第三脑室与桥前池相通,可见脑脊液流动影。中脑导水管和第四脑室可见脑脊液流动影,第四脑室出口脑脊液流动信号减弱。术后两周,患者顺利出院。
讨论
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口术已成为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超过85%。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口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仍有争议。有些学者认为,交通性脑积水的病因为脑脊液吸收障碍,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口术治疗无效。另一些学者认为,交通性脑积水的病因为颅内顺应性下降, MR显示幕上脑室扩张更显著,导水管可见流空影,脑脊液流速加快,均提示脑室内压力高于蛛网膜下腔压力,行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口术可使脑室内压力下降,脑血流增加,临床症状好转。有学者报道,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口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110例,可达66.7%。
根据Dan Gretizt提出的脑脊液循环动力学理论,脑脊液循环的原动力为颅内大动脉的搏动引起的动脉体积变化。在心收缩期和舒张期,颅内大动脉的体积变化为1.5ml,这种容量变化经脑脊液传导作用于脑组织和脑表面的回流静脉,推动脑脊液从脑室流出,从后颅窝经枕大孔流向椎管,并促进静脉血流入静脉窦。此外,脑脊液的吸收不在蛛网膜颗粒,而在蛛网膜下腔的毛细血管。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颅内顺应性下降,使脑室内的脑脊液压力升高,导致脑室扩张。
在临床上,交通性脑积水可分为两类:一类多为老年患者,高血压等因素引起颅内动脉硬化,动脉壁弹性丧失,导致脑脊液循环的驱动力不足,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流动缓慢,脑表面回流静脉淤血;同时脑内小动脉压力升高,使脑实质搏动压升高,脑室内压力升高,引起脑室扩张。若术前评估颅内顺应性轻度降低,脑室内压力显著增高,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口术治疗有效。疗效与发病时间长短、首发症状等因素有关。若病史长,伴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但疗效较差。
另一类多为年轻患者,有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或自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史,积血使脑脊液粘稠度增加,脑脊液流出阻力增大;同时血性脑脊液引起蛛网膜增生,脑脊液流动缓慢,流出阻力进一步升高,终导致脑室扩张。在出现血性脑脊液时,及时引流血性脑脊液,可明显降低继发脑积水的发生率。若病程较短,颅内顺应性轻度下降,可行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口术;若病程长,颅内顺应性丧失,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总之,对于一些病程短,颅内顺应性轻度下降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行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口术有较好疗效,但应严格控制手术适应证,术前应行MR脑脊液电影等检查,对脑积水的程度及脑脊液循环动力学状态进行仔细评估,可进一步提高内镜手术的疗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