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41例复发颅咽管瘤
2022-12-07 11:52 作者:三博脑科医院
[ 摘要 ] 目的
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复发 颅咽管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显微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 41 例复发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 资料,并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 41 例患者中,38 例采用额底纵裂入路,3 例采用纵裂联合侧裂入路。 肿瘤全切 34 例(82.9%),次全切 7 例(17.1%)。 围手术期因肺栓塞死亡 1 例(2.4%)。其余所有患 者术后均出现一过性电解质紊乱,经治疗后,3 个 月内恢复正常。均出现内分泌功能障碍,激素替代 治疗 3 个月后,11 例后续不需要激素替代治疗。术 后 3 例出现视力较术前下降,2 例治疗后好转。结 论 手术治疗复发颅咽管瘤难度很大,对医生及患 者都是巨大的挑战。然而经过对患者个体化的评估 和手术中医生精细化的操作,可以使复发颅咽管瘤 术后达到一个满意的疗效。
[ 关键词 ] 颅咽管瘤;神经外科手术;鞍区;额 底纵裂入路;纵裂联合侧裂入路
颅咽管瘤手术后复发率高,具体原因不明,可 能与生物学特性及炎性反应有关。复发后治疗难度 大,对医生及患者都是巨大的挑战。目前虽有分子 靶向药物治疗,但效果尚不确定,适应证窄,无大 宗病例报道。术前患者常存在激素水平低下表现, 病变又位于颅内深部,与周边重要组织结构粘连, 正常解剖结构不清,术中显露困难,手术难度大, 术后并发症多。本研究通过显微外科手术的方式治 疗复发颅咽管瘤患者 41 例,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41 例复发颅咽管瘤患者, 男 23 例,女 18 例,年龄 8~61 岁,平均 35.1 岁, 病程 6 个月至 11 年。纳入标准:至少经历过一次开 颅手术或者经蝶手术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术后病 理证实为颅咽管瘤,术后肿瘤复发或再生长者。排 除标准:依靠影像学诊断为颅咽管瘤,仅仅通过放射治疗,或者立体定向抽取囊液或 / 及内放疗,术 后复查发现肿瘤再生长者。本组患者中此次为第二 次手术者 37 例,第三次手术者 4 例。术前影像学检 查:本组患者术前均行头颅 CT 三维扫描,磁共振 平扫及强化,必要时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 查。病变囊性者 16 例,囊实性者 18 例,实性者 7 例。 鞍内鞍上型 21 例,鞍上型 15 例,鞍内型 5 例,其 中有 15 例患者肿瘤累及到三脑室内。本研究符合《世 界医师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
2. 手术方法及步骤:均行开颅手术治疗,38 例 采用冠切右额开颅额底纵裂入路肿瘤切除术,假如 翼点开颅术后的患者,部分切口与原切口重合。3 例患者肿瘤巨大,侵入一侧侧裂内,甚至侵入中颅 窝底,采用冠状切口纵裂联合侧裂的手术入路进行 切除。显微镜下锐性分离纵裂,上方达胼胝体膝部, 下方达额底,游离嗅神经进行保护,牵开双侧额叶, 先显露双侧视神经,然后显露视交叉、前交通动脉。 此时都能够显露肿瘤,对于囊性肿瘤可打开囊壁, 释放囊液,进行减压,实性肿瘤进行瘤中取瘤,缩 减肿瘤体积。从视交叉前间隙、终板间隙、扩大的 前交通动脉及视交叉之间的间隙分块切除肿瘤。部 分患者肿瘤在鞍内生长,鞍结节阻挡手术视野,需 要磨除鞍结节,扩大视交叉前间隙,充分显露鞍内 肿瘤,进行切除。切除后取自体肌肉填充到鞍内及 蝶窦内,然后取自体筋膜覆盖鞍底硬膜缺损,7-0 线 显微镜下缝合边缘。部分患者需要从颈动脉视神经 之间的间隙,甚至颈内动脉外侧间隙切除肿瘤。部 分肿瘤侵入侧裂,从以上间隙难以切除,需要联合 侧裂入路,分离侧裂,从侧裂间隙进行切除。肿瘤 切除满意后,彻底探查各个间隙,用 0.9% 氯化钠、 盐酸罂粟碱、地塞米松充分冲洗术区。常规关颅。
3. 典型病例:女,14 岁,突发视力下降 2 个月。 既往史:6 个月前行神经内镜下经蝶颅咽管瘤切除术。 CT 及 MRI:鞍内及鞍上囊性病变,囊壁明显强化,囊 壁有斑点状钙化影,大小 26mm×24mm×32mm。 蝶鞍稍扩大,鞍底骨质不连续。查体:神志清,精神 差,痛苦面容,右眼 25cm 数指,左眼 0.4,双颞侧 视野缺损,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诊断:复发颅咽管 瘤。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行冠切右额开颅额底纵裂 入路肿瘤切除术。术中从视交叉前间隙分块切除肿瘤,磨除鞍结节,切除鞍内肿瘤。取自体筋膜修补鞍底及 鞍结节硬膜缺损,7-0 线缝合周边。术后恢复好,双 眼视力恢复至 0.8,视野缺损消失。随访 37 个月, 未发现肿瘤复发。
结 果
肿瘤全切 34 例(82.9%),次全切 7 例(17.1%)。 造釉细胞型 32 例,乳头型 9 例。围手术期因肺栓塞 死亡 1 例(2.4%),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一过性电 解质紊乱,治疗后 3 个月内恢复正常。均出现内分泌 功能障碍,激素替代治疗 3 个月后,11 例后续不需 要激素替代治疗。术后 3 例出现视力较术前下降,2 例治疗后好转,1 例未达到术前状态。随访 3 个月至 4 年,再复发者 3 例。
讨 论 颅咽管瘤手术切除后复发率为 9.7%~19.7%, 复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肿瘤全切除的情况下肿瘤复 发,称之为“真性复发”;另外一种是在残留的基础 上,肿瘤再生长出现增大,称之为“肿瘤再生长”。 对于此两种情况我们未进行区分,均按照复发肿瘤给 予处理。对于复发颅咽管瘤患者,虽然存在放疗及药 物治疗,但是手术仍然是主要治疗方法。复发肿瘤与 原发肿瘤有明显的不同,原发肿瘤几乎不粘连,周边 解剖结构清晰,有明显边界。复发者手术入路困难, 有些患者需要重新选择手术路径,术中肿瘤与周边重 要的功能结构粘连紧密,有些正常的解剖结构已经丧 失,切除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疗效差。患者、家 属及神经外科医生对于再次手术都存在恐惧心理,由 于多次手术,患者的家庭及经济状况也受到了很大影 响,再次手术住院时间长,花费高,效果差,极易产 生医患纠纷。我们认为只要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接受二 次手术,患者及家属能够承担手术风险,采用积极的 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
1. 围手术期激素替代治疗:颅咽管瘤位于鞍区, 病变及手术都对内分泌功能有损害,甚至术后会进一 步加重。围手术期患者可能会出现激素低下,严重者 出现激素危象,甚至危及生命,激素替代治疗在复发 颅咽管瘤患者围手术期至关重要。本组患者术前都 存在激素水平低下,我们重点补充糖皮质激素及甲 状腺素。糖皮质激素的补充:术前 3d 开始补充氢化 可的松每次 20mg,每日三次口服(或者泼尼松每次 5mg,每日三次口服),术中给予地塞米松 5~10mg 静脉注入。术后前 3d 给予地塞米松 10mg 静脉滴 注,然后逐渐减量,替换为口服维持量(氢化可的松 10~20mg 或泼尼松 2.5~5.0mg/d)。期间监测血及 尿游离糖皮质激素等指标,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有高热、感染等并发症时,需要增加地塞米松的剂量, 并发症减弱后,数日内递减至原来维持量。甲状腺激 素补充:左旋甲状腺素 50~100ug/d,根据患者临床 症状及甲状腺激素的检验结果调整口服剂量,将游离 T4 维持在正常范围的中值偏上的水平。肿瘤分块切 除后,术区会有一些碎屑存在,此时应用 0.9% 氯化 钠大量冲洗,防止种植性转移。地塞米松盐水冲洗, 能够防治无菌性炎性反应。盐酸罂粟碱冲洗,扩张受 刺激后痉挛的穿支血管,预防周边重要结构缺血。
2. 手术入路的选择:结合肿瘤的起源、手术的 轴向及路径,从策略层面考虑,根据每个患者肿瘤的 具体形态、范围,设计个体化手术入路,以额底纵裂 入路为主,必要时辅助侧裂入路。对于此组大多数患 者我们选择了额底纵裂入路,对于侵入到鞍内者,必 要时磨除鞍结节,扩大显露范围,达到全切肿瘤的目 的。部分患者肿瘤向侧裂生长者,我们以额底纵裂入 路为主辅助侧裂入路。因为颅咽管瘤为中线肿瘤,额 底纵裂入路可以直达肿瘤起源处,可以克服翼点入路 的死角,如鞍内、术侧视神经内侧、三脑室前下部、 垂体柄等部位,能够在直视下进行处理。
3. 手术技术的提高:从手术技术层面来说,显 微镜、手术器械、手术技巧和手术观念的进步,对全 切肿瘤、降低术后并发症提供了保证。对于每个患者 我们都给予精细化操作:术中几乎不使用双极止血, 用止血材料压迫及血液自凝就能达到止血目的,保护 术区所有的细小的穿支血管,处理肿瘤周边时,放大 显微镜倍数,锐性分离肿瘤,尽量保留肿瘤周边的胶 质增生带,这也是对下丘脑的保护。术中准备好精细 剥离子、前端直径 2mm 的取瘤钳、垂体柄镊子、各 种标本钳,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利用头架调整好体 位,利用附加牵开器对术区进行充分的暴露,配合手 术电动床调节患者体位,最大限度地显露整个术野, 不留死角,从而达到全切肿瘤的目的。 在临床工作中复发颅咽管瘤与周边重要结构粘 连,正常解剖结构消失,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对 医生及患者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随着手术理念、 手术技术、围手术管理水平的提高,显微外科手术切 除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仍是根治复发颅咽管瘤的有 效方法。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