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囊,大能量,三博专家用机器人穿刺一针搞定天下第一痛
2022-08-23 14:52 作者:医助小雨
有种“上头”的剧痛
发作时脸部像被“电击、刀割”一样
尤其是吃饭时、刷牙时、说话时
痛到让你怀疑人生,“生不如死”……
77岁的黄阿姨就刚从这种疾病的困扰中走出来。日前,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关宇光为黄阿姨巧施机器人引导下的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只需要一个小球囊,就一针搞定了折磨黄阿姨2年多的顽疾。
误以为是“牙痛”,痛如刀割
2年前,黄阿姨右侧脸突然出现疼痛,疼痛的位置集中在右侧下颌的位置,痛起来就电击一样,痛得受不了。黄阿姨以为是牙痛,痛的时候就吃卡马西平等止疼药,刚开始还有点效果。后来,黄阿姨脸部疼痛越来越厉害,因为无法忍受,黄阿姨就以“牙痛”去当地医院治疗,但效果不明显。
随着疼痛的频率越来越高,疼痛的程度越来越剧烈,就连刷牙、吃饭、喝水、说话这些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对黄阿姨来说,都变得无比艰难,更让黄阿姨感到绝望的是,此时吃止疼药都不太管用。“当时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黄阿姨说。
看着黄阿姨被病魔折磨得日渐萎靡,黄阿姨的女儿急得不行,赶紧带她去当地医院就诊,并做了头部核磁,医生怀疑可能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因发作起来痛如刀割、烧灼、电击样,让人“痛不欲生”,而被称为“天下第一痛”,也是常见的颅神经疾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这种疼痛虽不致命,但非常顽固,骤然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后骤停,频繁严重的疼痛常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听医生说三叉神经痛不好治,我就赶紧带我妈来北京了。”黄阿姨女儿表示,后经多方打听,了解到关宇光主任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方面经验丰富,深受病友的好评,她就带黄阿姨找到了关宇光主任。
三叉神经痛并非“无药可医”
关宇光主任接诊后,耐心细致地查看黄阿姨病情、综合研判,确诊为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混合性神经,负责脸部、口腔、鼻腔和舌前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并把面部的感觉传递到大脑。当三叉神经被干扰后,它管的区域内就会出现一种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烈疼痛,每次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关主任解释,在临床上,很多患者都会把牙痛当做三叉神经痛。其实两则有很大不同。“三叉神经痛多呈电击、刀割、撕裂样疼痛,突发突止,多有“扳机点”,一碰就发作。牙痛表现为持续性钝痛或跳痛,多局限在牙龈部,冷热辛辣食物可刺激或加重牙痛,牙痛通过X光或CT检查,即可明确。像卡马西平等治疗神经痛的药物,对三叉神经痛有效,而对牙痛无效。”
很多人觉得三叉神经痛不好治愈,“无药可医”,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国际上常见的三叉神经痛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的疗效减退或者出现患者无法耐受的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药物治疗失败时,可以尽早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微血管减压术、伽马刀手术、射频热凝术和经皮刺三叉神经半月结球囊压迫术等。”
小球囊,大能量,机器人引导一针搞定三叉神经痛
考虑黄阿姨年纪大,体质弱等因素,关宇光主任建议黄阿姨实施“机器人引导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
关宇光主任解释,经皮刺三叉神经半月结球囊压迫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不用开颅,只需要在患者嘴角侧开一个针眼大小的窗口,可以被称为“针孔样手术”。它的原理是对三叉神经周围支进行干预,切断三叉神经感觉的传导,从而达到镇痛的治疗目的。
据了解,经皮刺三叉神经半月结球囊压迫术也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相对先进的方法,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疗效相对较好、安全性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无法耐受较长时间的全麻以及无法进行开颅手术、体弱、高龄或者是具有严重系统疾患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经过周密术前检查及准备后,关于光主任为黄阿姨实施了“右侧经皮刺三叉神经半月结球囊压迫术”,经术中
图1 红色箭头显示卵圆孔所在位置,白色虚实线为设计的穿刺路径(左图为横轴位CT,右图为失状位CT)
图2 左图为术中手术机器人(红色箭头),定位C形臂(绿色箭头);右图为穿刺后(绿色箭头为穿刺针)成功形成梨形的球囊(红色箭头)
术后,黄阿姨的疼痛消失了。“关宇光主任就用了20分钟就解决了困扰我妈妈多年的顽疾!”黄阿姨女儿说,“而且我妈妈术后第二天就出院了,真的是太感谢关宇光主任了!”
文源:兰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