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报道

  • 椎管内囊肿病例:藏在脊柱中的恶魔

    CCTV-4《中华医药》

  • 突出的肿瘤-脑膜瘤

    CCTV10《走进科学》

相关文章

视神经胶质瘤

2014-03-10 09:33 作者:王楠

视神经胶质瘤

疾病概述

视神经胶质瘤是发生于视神经内胶质细胞的良性肿瘤,可沿视神经向颅内蔓延。多发于学龄前儿童,成人少见,部分与神经纤维瘤病伴发,疑有遗传倾向。

临床表现

1.眼球突出:呈无痛性和缓慢渐进性。如眼球突出突然增加,并伴视力丧失提示肿瘤内囊性变或出血。是较早必然出现的症状,一般为中度突出,不能复位;

2.视力减退:一般出现于突眼之,为视神经纤维遭瘤组织压迫之故;

3.眼底改变:眼底征象决定于肿瘤部位,如距眼球后稍远处,则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如紧靠眼球的视神经处,因压迫视网膜中央静脉,可引起视乳头水肿,伴有明显渗出、出血、静脉怒张,像中央静脉阻塞一样改变视盘水肿和萎缩多见,可继发眼底出血。

4.视野改变:由于视神经干受累而引起各形态视野缩小,如视交叉受累则可出现偏盲;早期出现视野盲点,逐渐视力减退至视力丧失。瞳孔向心性扩大,相对性瞳孔传入阻滞。

5.斜视:因视神经受压致视力丧失,或是眼肌受压迫造成;

6.部分患者可伴虹膜淡黄色结节,皮肤咖啡样色素斑,皮下软性肿物等神经纤维瘤病体征。

视力模糊

辅助检查

1.X线

可发现肿瘤经视神经管向颅内蔓延。长期慢性压迫可致视神经管向心性扩大。视神经管摄像可显示这一改变。

2.超声检查

B超检查可见视神经增粗,内回声缺乏或稀少,经眼轴位扫描不能显示后界,倾斜探头回声增多。

3.CT扫描

视神经呈梭形或锥形增粗,可将眼球推向前方或一侧。边界清晰。瘤内密度多均匀,如不均质,可疑有液化区。视神经管增粗,可疑肿瘤有颅内蔓延。

4.MRI扫描

T1WI呈中信号,T2WI呈中高信号。瘤内如有液化腔,则不增强。

斜视

鉴别诊断

1.视神经鞘脑膜瘤

成年人好发,缓慢视力下降。影像学可发现视神经增粗,形状多样化,如管状、梭形、锥形、串珠样、团块状或不规则形等。因肿瘤起源于视神经鞘膜,CT和MRI均可见“车轨征”。

2.先天性小眼球合并囊肿

多在儿童时期就诊。无功能的小眼球常隐没在眼睑下,裂隙灯下见眼球发育异常,结构缺如。囊肿向前突出可致眶周隆起。影像学可发现小眼球后的囊性肿物,呈圆形、椭圆形或圆锥形等。

3.视神经周围炎型炎性假瘤

眼痛、结膜充血等炎症表现明显,激素治疗有效。影像学可发现视神经周围不规则形状占位,边界不清,向前发展包绕眼球呈“铸造征”。

治疗与预后

1.视力良好、眼球突出不明显,进展缓慢,影像学显示肿瘤距视神经管较远者可定期观察。有报道,此病可自行消退,原因不清。

2.视力低于指数、眼球突出明显,肿瘤局限眶内者可行外侧开眶术切除肿瘤。视神经断端仍有肿瘤者可行X刀或γ刀治疗。

3.肿瘤侵犯管内段视神经或视交叉者,可经颅开眶切除视交叉前的肿瘤。侵犯对侧或双侧病变者可行放射治疗

预后:视神经胶质瘤是一种良性病,预后较好。少数病例有自发消退倾向,有的对放射治疗有反应。手术治疗未完全切除,往往也不再增长。但在年幼患儿术后可继续扩大,且手术年龄越小,继续增长可能性越大。

流行病学

视神经胶质瘤多发于学龄前儿童,10岁以内占75%,90%见于20岁以前。文献报告发现症状大年龄79岁。发病年龄与肿瘤部位有一定关系,发生于视交叉的视神经胶质瘤年龄较大。有明显的性别倾向,发生于视神经者男女之比为1∶1~1∶3。但发生于视交叉时男女几乎相等。

疾病科普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请您绿色出行

咨询预约电话:010-62856916 / 010-62856918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一棵松50号

邮编:100093

京ICP备1202554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500号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京)医广【2023】 第12-21-3249号